科研用试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专家会所
 
 您当前的位置:>>联盟简报 => 新型绿色环保增塑剂推广路漫漫  
 
新型绿色环保增塑剂推广路漫漫
来源:[中国试剂网]   发布日期:[2012/7/11]    共阅[6708]

从保鲜膜到一次性餐盒,从儿童玩具到塑料类医疗器械,增塑剂的使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自从去年台湾暴发了增塑剂事件之后,公众对增塑剂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7月5~6日举行的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的2012年绿色增塑剂发展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一致认为,新型绿色环保型增塑剂想要全面替代传统邻苯类增塑剂,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而且关于新型环保型增塑剂何时能主导市场,与会专家也难以给出具体时间表。 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增塑剂产能约为800万吨,中国为450余万吨,占全球产能的56%;中国增塑剂年消费量约为220万吨(不含氯化石蜡),占全球消费量的37%左右,年进口量近11万吨。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增塑剂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而且,中国的增塑剂市场多年来一直由邻苯类增塑剂主导,在去年200多万吨的产量中,邻苯类品种占到了80%左右,而非邻苯类增塑剂仅占20%。今年1~4月,我国增塑剂总产量约为29万吨,同比增长12.3%,其中邻苯类增塑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产量为22.3万吨,同比增长了7.87%。 据了解,在北欧一些国家有很多关于邻苯类增塑剂的负面报道,导致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丧失信心,一些研究人员也开始对邻苯类增塑剂产生质疑。而我国在去年的台湾增塑剂事件之后,公众也普遍认为邻苯类增塑剂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对此,业内专家们指出,这种片面的看法是错误的,不能因为使用不当就妖魔化邻苯类增塑剂,从而认为邻苯类增塑剂就该被新型环保型增塑剂全面替代。 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秘书长姚俊营告诉记者,日本可塑剂工业会曾对邻苯类增塑剂进行过毒性研究,用的是与人类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做实验,结论是邻苯类增塑剂没有毒害。印度尼西亚科学研究院科技服务部门主管阿古斯·哈尔约诺也表示,不能认为传统的邻苯类增塑剂就是有危害的,区别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使用很重要,邻苯类增塑剂也肯定不会被完全替代。 浙江庆安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增塑剂本就是在工业领域应用较多,如果怀疑DOP会对人身体产生危害,那我们可以限制它的应用领域,分类对待。增塑剂行业应该百花齐放,传统的邻苯类增塑剂不能、也不会被一棒打死。” 而新型环保型增塑剂的应用性能与邻苯类增塑剂的现实差距也阻碍了其主导市场的脚步。“在抗老化性、柔韧性、绝缘性等性能方面,目前的一些新型环保型增塑剂还赶不上邻苯类增塑剂,所以邻苯类增塑剂也不可能完全被取代。”姚俊营如是说。 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近几年在他们的产品中开始尝试使用环保型增塑剂,取得了一定收获。但该公司电缆材料工程师华占红也承认,环保型环氧酯类增塑剂与PVC的相容性较差,易由内部向线缆表面迁移,出现“冒油”现象;其耐寒性较差,远不及DOP;稳定性和电气绝缘性能也有待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河南一家从事增塑剂生产十几年的企业每年也做少量的新型环保型增塑剂,但由于其下游用户反映不佳,这家企业没有扩产新型环保型增塑剂的打算。 “因此,按照目前的研发进度,新型环保型增塑剂要想完全取代传统类增塑剂,很难用时间来衡量。”姚俊营说。 此外,新型环保型增塑剂性价比不高也让其暂时不会成为市场主流。天津金源泰化工有限公司技术部长范用敬告诉记者:“我们也想过做环保增塑剂,但这需要跟科研院所合作,需要的资金太多,投入太大,而下游实际的市场需求量却不大,性价比很低。”走在环保增塑剂行业前列的德国巴斯夫和法国罗盖特集团也都认为,他们的新型环保型增塑剂应用领域比较窄,由于属性特点和价格原因,取代不了邻苯类增塑剂。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增塑剂行业还得由邻苯类产品当家,但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蒋平平指出,2008~2010年,西欧国家邻苯类增塑剂增长率只有2.1%,而环氧酯类增塑剂增长率达到89.6%,柠檬酸酯类的增长率达到87.2%;在美国,环氧酯类增塑剂的消费量也已占到其消费总量的第三。这说明新型环保型增塑剂是日后全球的发展趋势,邻苯类增塑剂可能会退出一些与人有直接接触的应用领域。而且,随着欧盟、日本、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对邻苯类增塑剂相关限制的出台,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要求也会更加严格。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划中,也能看出对新型环保型增塑剂的支持。 因此,国家主管部门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对环保增塑剂的发展与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同时,业内企业应该顺势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增塑剂产品结构中邻苯类增塑剂的工业化生产比例。

分享到:
【 字体: 】【打印此页】 【加入收藏】返回】【顶部】【关闭
 
上一篇:   我国实现世界首次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 下一篇: 中国多晶硅企业催促政府向美国征税  
 
 
  友情链接
联盟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声明 | 友情链接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ISALR 科研用试剂创新产业化战略联盟 2012
主办单位:北京牛牛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55号王府世纪405 邮编: 100006
电 话:010-64062446 64005541转8004/8005 QQ:2844635587 传真:010-64031254